于麻黄汤去桂枝之辛甘,加连翘、梓皮之苦寒,以解表清火而利水,一剂而三善备。 然此为六经之合并与内伤外感之合并,神而明之,不可胜极。
盖太阴主内,表当无热。如邪入太阳地面,即汗而散之,犹陈利兵于要害,乘其未定而击之也。
若谓其能亡津液而不用,则与本草生津之义背矣。阳盛阴虚,则昼夜不得眠。
风为阳邪,故中风者虽在少阴,每多阳症;寒为阴邪,故伤寒者虽在太阳,每多阴症。又《阳明篇》云∶“病得之一日,不发热而恶寒。
今伤寒书皆以膀胱为太阳,故有传足不传手之谬。又有真气内虚,水结不散,气与相搏,即发奔豚。
四经部位,有内外出入,上下牵引之不同,犹先王分土域民,犬牙相制之理也。紧为阴寒,而从浮见,阴盛阳虚,汗之则愈矣。